头条!广西越南代工香烟细支烟“抱薪救火”
近年来,广西某地卷烟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传统卷烟销量持续下滑,经济效益每况愈下,部分卷烟厂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。在此背景下,一些企业铤而走险,选择与越南合作,代工生产细支烟,试图以此“抱薪救火”,挽救日渐萎缩的市场份额。然而,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解决根本问题,反而带来了诸多风险和隐患,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担忧。
广西素有烟草种植和加工的传统,其卷烟产业一度辉煌。然而,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国家控烟力度的加强,卷烟消费量持续下降。与此同时,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兴起,进一步挤压了传统卷烟的市场空间。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,一些广西卷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。他们尝试过各种方法,例如调整产品结构、加大广告投入、拓展销售渠道等等,但收效甚微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企业将目光转向了越南。越南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,烟草原料供应也较为充足,代工生产香烟的成本优势明显。一些企业便与越南的烟草公司合作,代工生产细支烟,然后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国内市场。这种细支烟通常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,尤其受到一些年轻消费者的青睐。
表面上看,“越南代工”似乎为这些广西企业带来了短暂的喘息机会,销量有所提升,也暂时缓解了经济压力。然而,这种“抱薪救火”的做法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风险。
首先,产品质量难以保证。越南烟草生产的监管力度与国内相比存在差距,这使得代工生产的细支烟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。一些产品存在烟丝质量差、口感不佳等问题,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。如果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,将会严重损害企业声誉,甚至引发消费者投诉和法律诉讼。
其次,市场竞争日益激烈。虽然低价策略能够在短期内吸引消费者,但长期来看,这种竞争模式难以持续。其他卷烟企业可能会采取同样的策略,从而引发价格战,最终导致所有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。而且,低价策略也容易被消费者认为是产品质量低劣的表现,不利于品牌形象的提升。
再次,法律风险不容忽视。代工生产香烟涉及到复杂的法律法规,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犯相关法律,面临严重的法律责任。例如,如果在进口烟草原料或者销售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,将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处罚。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打击走私香烟的背景下,这种“灰色地带”的经营方式风险极高。
此外,这种做法也损害了国内烟草产业的健康发展。国内烟草企业应该积极转型升级,提升产品质量,改进经营模式,而不是依赖低成本的“越南代工”来维持生存。长期来看,“越南代工”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,反而会对国内烟草产业造成负面影响,阻碍其健康发展。
最后,这种行为也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。低价劣质香烟更容易流入青少年群体,加剧青少年吸烟问题,对公共卫生造成不利影响。
总而言之,广西一些企业选择越南代工细支烟的“抱薪救火”之举,看似解决燃眉之急,实则是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。与其寄希望于这种短期行为,不如积极面对挑战,寻求长远发展之路。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,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,适应市场变化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解决卷烟产业面临的困境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 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,也需要企业自身的积极努力。 “越南代工”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,最终只会加剧困境,不可取。 企业应该将目光放长远,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之路,才是长久之计。 (化名:李经理,卷烟行业资深人士) (化名:张先生,广西某卷烟厂厂长)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